揭秘赛时运动员的“亚运生活”:“村里”如“家里”

首页 > 社会新闻 > 内容

揭秘赛时运动员的“亚运生活”:“村里”如“家里”

杭州亚运村是杭州亚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是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衣食住行的重要场所。

随着亚运会的临近,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如何开启“亚运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6日,记者来到杭州亚运村运动员村,看看“村”如何像“家”。

运动家餐厅。摄影:钱晨飞

运动员村位于杭州亚运村东北部。 杭州亚运会期间,可容纳104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 分为国际区、居住区和经营区。 其中,国际区设有贵宾接待中心、村长大院、旗帜广场、商业街等设施。

运动家餐厅。摄影:钱晨飞

代表团欢迎中心是所有代表团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进村第一站”,也是比赛期间进入运动员村的日常入口之一。 比赛期间,代表团迎宾中心将提供24小时服务,提供高效快捷的登记和办理服务,实现快速通行。

揭秘赛时运动员的“亚运生活”:“村里”如“家里”(图1)

运动员村报到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代表团欢迎中心包括安检区、报到发证区、代表团团长报到会见区。 7个业务领域,如对接联系抵离、运输、物流等业务领域。

进村后,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乘坐进村班车前往各自房间。 在运动员村,每栋楼高10-42层,共有22套公寓。 在一间220平方米的样板房里,记者看到,室内装修温馨简约,四卧三卫的房间可容纳7名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入住。 每个运动员房间的客厅都配备了电视机,可供运动员观看比赛和放松,阳台配备了洗衣机。

杭州亚运村运动员村房间内。钱晨飞 摄

房间里的一些细节也能体现出用心。 杭州亚运村运动员村住宿负责人陈晨介绍,“考虑到运动员在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中的特殊需求,我们将专门配置床担架,可在原床的基础上延长40厘米,让运动员能够更好的休息,有毛巾,洗漱用品、牙刷等生活用品会整齐的摆放在房间里,漱口杯和衣架都是麦秸做的,既环保又实用。

不仅如此,驻地服务中心还设置了查询、意见征集、投诉处理、失物招领、证件打印、信息查询、会议室预订等服务,将尽可能为运动员提供帮助.

民以食为天,吃得放心是“亚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按照杭州亚运会绿色举办的理念,运动员餐厅由小学改造而成,赛后将恢复为学校。 其餐饮区面积约8400平方米,共有约4200个餐位。

饮料区、冷食和常温食品区、热食区、露天摊位区……走进运动员餐厅,记者看到,这里的规划布局一目了然。 据杭州亚运村餐饮服务中心副主任胡传刚介绍,为充分考虑参赛国家和地区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热食区主要提供中餐、东亚、南亚和次大陆、阿拉伯和中东地区的美食。东式、欧式、西式快餐。 除了阿拉伯和中东美食区外,每个风味区的午餐和晚餐热菜不少于7道,主食不少于3道,汤粥不少于2道。 每天提供400多道菜品。

据悉,运动员餐厅将连续16天每天提供20小时不间断餐饮服务,同时还提供包括病假餐、生日餐、常温餐包在内的特色餐服务。

揭秘赛时运动员的“亚运生活”:“村里”如“家里”(图2)

为确保杭州亚运村零食品安全事故、零食源性兴奋剂事件,亚运村将确保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包括食材的安全可靠和餐饮加工安全规范等。

“我们在运动员餐厅专门配备了智能食品安全检测仪,会对每批次的食材进行快速检测,预计赛事期间检测25000批次的食材,每天的检测量在1000个左右。”批次。” 杭州亚运村食品安全检测主管王新元说。

除了餐厅,运动员村还设立了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健身服务中心,分为健身中心和健身体验中心两部分。

“在健身中心的设置上,我们充分考虑了亚洲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习惯,结合国际体能训练的前沿理念,设置了有氧运动区、爆发力训练区、拉伸恢复区、综合器械区和功能训练区,可同时容纳约350名运动员。” 杭州亚运村健身中心主任孙家群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健身服务中心本着以运动员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还汇集了营养管理、体能康复、疲劳恢复、运动心理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教练。 提供赛事服务保障。

运动员村健身服务中心。钱晨飞 摄

以备不时之需,运动员村还设有综合门诊部。 记者看到,综合门诊部共三层,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骨科门诊等11个临床科室,超声科、心电图室等5个医技科室,俨然一所小医院。

“我们共有103名医护人员驻扎在综合门诊,建立了完善的转诊机制,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杭州市亚运村综合门诊部主任佟金义说。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