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价格倒挂有多严重?五粮液也难幸免,经销商急于变现
但受市场销售缓慢、库存高企影响,春节以来,一二线白酒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甚至出现倒挂。 报道指出,春节后,除茅台外,经销商套现踊跃,导致部分名酒品牌和二三线品牌的市场成交价低于经销价,价格也出现下滑。倒挂现象严重。
对于价格倒挂,6月20日,五粮液秘书室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正常现象。” 据他解释,近年来疫情环境下,经销商一直在采购货品。 虽然每年都有销售,但有些经销商资金可能比较紧张,一般会优先考虑出货快、销量好的酒。 该工作人员坦言,现在大家的预期可能没有那么乐观,“所以除了茅台,大部分(白酒品牌)肯定有一点(价格倒挂)。”
五粮液副总经理刘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将军五”的价格确实出现了倒挂,但他有信心在今年实现这个价格。
酒类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雪飞向澎湃新闻指出,所谓价格倒挂,往往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官方指导价。 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官方指导价是一个标杆,价格属于企业的非刚性需求,除了茅台,我还没有看到有产品按照官方指导价销售。”
蔡雪飞强调,业内普遍认为,价格倒挂是指成交价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 “卖家为了回笼资金,低价抛售商品,(导致)市场成交价低于出厂价。”
蔡雪飞解释说,我国饮料行业采用典型的多级分销体系,导致每个产品都有官方指导价、分销价、配送价、团购价、超市价、电商价、餐饮价。 并且各个渠道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价,所以只要实际销售中的产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就没有问题。
价格倒挂背后:高库存、需求疲软
“价格倒挂的原因是供需失衡。” 蔡雪飞认为,疫情导致消费场景消失,整个社会渠道库存过高,市场需求减弱。 有几个因素导致了价格倒挂。 蔡雪飞估计,80%以上的酒企可能面临价格倒挂。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表示,从中国白酒行业来看,除茅台外,其他白酒品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这种现象的核心是供给过剩。
蔡雪飞介绍,目前中国葡萄酒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低迷、预期下调、库存高企等问题,销售压力较大。
报告显示,酒类消费市场在春节期间经历一波回暖后,传统淡季提前到来。 按照惯例,经销商会在春节后补货一次,但今年这一惯例被打破,传统的“生意、团购、宴会”三驾马车未能齐头并进,只有宴会酒市场在“五一”期间表现较好。 这说明渠道库存处于高位,旺季尚未消化。
“恰逢6.18,不少产品为了造势,开始大力促销,价格走低很正常,不能作为(判断)价格倒挂的依据。” 蔡雪飞进一步表示,对于负责任的酒企来说,哪怕是因为销量不佳。 在价格混乱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通过控制出货量、减少任务或工厂回收来稳定产品结构。
朱丹蓬指出,无论是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还是终端,都开展了很多促进消费的活动。 今年放开对我国白酒行业来说是利好,但现在供需杠杆发生了变化。 )客观存在已久,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问题。 最重要的是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上风,这对龙头企业应该是有利的。”
前述五粮液工作人员也认为,今年的宴席酒可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但五粮液的饮酒人群仍以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为主,这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 “白酒经历了长期的调整期,大家的心态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实际上(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 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客观的心理,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除了谈到价格倒挂外,还指出龙头企业开始下沉市场,进一步挤压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
报告指出,30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段产品市场表现较好,如山西汾酒旗下博芬大单品、西峰集团旗下西峰酒老青瓶。 报告显示,近70%的受访经销商和零售商认为,499元及以下的中低端价位白酒目前比较受欢迎。
蔡雪飞补充说,目前的价格倒挂现象是暂时的。 “随着下半年经济政策的落实和社会消费的回暖,加上公司的去库存政策,名酒在宴客、礼品等市场应该会取得优惠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