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棋附加赛进行到最后一盘,中国棋手丁立人和俄罗斯棋手内普尼亚赫都处于焦虑状态。
离棋王宝座越来越近,两位棋手都试图占据主动。攻守平衡下,即将以平局结束,进入“闪电战”超快棋附加赛。
第46轮,丁立人板着脸走出“车G6”——现场观战的选手和球迷沸腾了。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意味着丁立人“拒绝”媾和,要与对手再战。
这步棋被前棋王、挪威棋手卡尔森评价为“不朽”,让对手招架不住,一时失去了位置。第68回合,内普尼亚克握手认输。经过22天的激战和磨难,丁立人成为第17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创造了中国象棋的新历史。
巨大压力下的果断决定
胜利的那一刻,棋盘边的丁立人用手掩着脸,没有起身。
“那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时刻,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系列赛,现在我终于感到轻松了。”丁立人说。
在巅峰竞争的机会不属于中国球员。世界象棋锦标赛中的双方是现任国际象棋冠军和候选冠军。2022年,丁立人在候选人比赛中获得亚军,但此后卡尔森宣布放弃卫冕,丁立人幸运地弥补了这一点。
长距离锦标赛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丁立人与聂伯激战14回合慢棋。三次落后后,丁立人全部顽强追平。第14回合,两名选手在棋盘上激战6小时33分钟。进入快棋附加赛阶段,两人三局三胜,直到最后一盘分出胜负。
国家体育总局象棋管理中心象棋部主任、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田宏伟表示,丁立人参加这次比赛压力很大。“补考的准备时间比较短,对手已经有了世锦赛的经验,准备的更早。”
看似平静的博弈中,棋盘上的博弈错综复杂,玩家的压力随着博弈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最后一盘结束时,涅槃甚至不小心推倒了手边的棋子。丁立人赛后回到休息室也哭了很久。
第一个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斯坦尼茨曾经说过,国际象棋不属于意志薄弱的人。在黑白分明的国际象棋世界里,机会总是为勇敢者准备的。
在之前的候选人比赛中,原本排名第三的丁立人在最后一局全力以赴,击败美国棋手中村光,逆转获得亚军;冠军赛中,在平局的可能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丁立人再次主动出击,搅动战局,迫使对手失误。
自然的胜利
1995年,传奇棋手科尔茨·诺耶来到浙江温州,与中国棋手谢军上演了一场性别大战,两年前,谢军卫冕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头衔,让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受其影响,年幼的丁立人在父母的鼓励下坐到了棋盘前。接触国际象棋后,他逐渐显露才华,接连获得U10、U12世锦赛冠军。
2009年,丁立人以17岁的年龄成为最年轻的全国冠军。2015年,他的世界排名进入世界前十。2017年男子象棋世界杯个人赛,丁立人杀入决赛,获得亚军,成为第一位杀入世界杯决赛的中国选手,并由此获得2018年世锦赛候选人赛资格。
在与世界顶尖选手的比赛中,丁立人的成绩稳步提升。2018年,他的慢棋连续不败盘数达到100盘,随队获得象棋奥运团体冠军。2019年,丁立人再次获得世界杯亚军,但由于疫情等原因,在候选人争夺中未能突围。
中国男子象棋队教练徐军表示,相比女子比赛,男子世锦赛的压力更大,不容易揣摩现场棋局的变化。丁立人这次加冕棋王,比的是意志力和进取心。
丁立人此次获得世界冠军,是中国继1991年女子个人世界冠军、1998年女子奥运冠军、2014年男子奥运冠军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象棋“四步走”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精彩的续集
“四步走”战略,从女子个人冠军到男女团体冠军,再到男子个人冠军,是上世纪80年代末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国象提出的宏伟目标。
谢彬彬军于1991年首次加冕世界象棋冠军,朱晨、徐玉华、侯逸凡、谭、和先后获得女子世界象棋冠军。2022年,中国棋手谭和雷婷杰在女子候选人赛决赛中联手,争夺挑战现后棋手的资格,这意味着中国棋手提前锁定了新一届女子世锦赛冠军。
团体赛中,谢军、朱晨、王品、王磊于1998年首次获得奥运团体冠军,随后实现四连冠。2014年,长期扮演“媳妇”角色的中国男团站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打破了欧美选手长达87年的垄断。
9年后,“四步走”最后一张足够的纸终于被丁立人戳破。在中国象棋协会主席叶江川看来,丁立人的成功不仅源于他的坚持不懈和不断积累,更得益于全国象联等国内赛事的举办和频繁走出去欧美的中国棋手的成长。
30多年前我种了一棵树,现在我实现了我的目标。用谢军的话说,中国象棋在沙漠中架起了一片绿洲。现在,这片绿洲变成了森林。可以想见,在丁立人夺冠的鼓舞下,更多的国象少年将走上“后方弃兵”之路。
丁立人夺冠后,决赛东道国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接见了这位新的世界棋王,并用中文向丁立人表示祝贺。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也接见了丁立人,并赠送了丁立人签名的棋盘。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礼貌谦逊的丁立人获得了全世界棋迷的关注和赞赏。中国象棋的精彩续集,从这一刻开始。
刘 峣 【编辑:叶攀】
- 下一篇:当大赛“常客”不容易 小众项目如何争取“大舞台”
- 上一篇:中新人物 | 暖阳——毫厘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