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校园赋能干部培训 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为贯彻落实党校(行政学院)条例精神,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共湛江市委党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智慧校园赋能干部培训,以数字化手段驱动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革新,不断创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新手段、新机制和新模式,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智慧+课堂”,打造浸润式教学新环境

  积极创新“智慧+课堂”模式,通过打造“五大”功能课室,实现AR、VR技术与现场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度融合:U型互动教室,实现教师授课自动追拍、学员发言局部特写、录直播互动研讨、无纸化在线投票等功能,充分调动学员参与课堂活动及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实现学员从“不想说”到“抢着说”的转变;媒体沟通实训室,真实还原新闻发布会、电视专栏访谈、专题论坛、公共演讲等场景,让学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达到理论教学与能力培训的有机统一,实现从“老师讲”到“学员做”的转变;应急管理实训室,通过分组讨论、分类操作等方式多路径推演过程,锻炼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从“自己学”到“集体学”的转变;沉浸式实训室,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营造出沉浸式感官体验,引导学员“穿越”历史,切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实现从“想象学”到“身临其境”的转变;虚拟党性教育馆,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经典论述、时代先锋等红色回忆场景,加深学员对党史、湛江革命史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从“耳朵听”到“眼睛看”的转变。

  强化“智慧+管理”,驱动业务流程新变革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学员管理效能,驱动党校业务流程变革。在学员培训过程中,党校各智能设备采集、报送特征数据并通过多终端呈现,让管理人员动态获取学员的课堂学习、考试考核、请假考勤、图书借阅、文体锻炼等数据,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以一卡通为基础,综合应用实体卡、二维码、人脸识别等方式开展身份认证,提供对学员从报名、考勤、学习、考试、住宿、用餐到图书借阅等活动的一体化管理与监督,并与智慧校园平台集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学员在校活动信息的准确性、实效性,促进学员全周期动态管理、提升党校培训质效;拓展教学、考勤、评估等移动端功能,实现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课表、参与课程评估、发起请销假等业务,开启学习评价全流程无纸化新模式;以“一户一档”为抓手,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跟踪服务机制,汇聚学员党性锻炼、理论学习、课堂记录、考试考核等培训数据形成学员综合画像,并向多方单位反馈、共享干部培训档案,强化跟踪问效、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为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提升干部调训针对性、推进干部选任精准化提供决策依据;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考勤机,实现人脸签到、签退考勤管理,改变以往手动签字考勤的方式,提高考勤效率,让管理更加高效安全。

  深化“智慧+服务”,推动综合服务迈上新台阶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持续深化“智慧+服务”应用场景,以智慧校园平台为核心,将业务数据推送给门禁、自助报到机、电子班牌、智能引导、宿管等智能终端或系统,实现校内出入、考勤、住宿、就餐、文体活动、图书借阅等校园活动一卡(脸)通行;提供订餐服务,实现菜品预定、食材采购、后厨加工、菜谱调整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餐饮浪费,助力打造绿色环保安心食堂;综合运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灯光照明、环境空调、天眼监控、智能门锁、水表电表、来往车辆等设施设备的有序互联、智能互通,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类设备的实时双端管控,助力建设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节约型机关。

  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改革、数字化转型是今后党校事业发展的方向,中共湛江市委党校顺应时势,结合湛江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发展目标、工作重心和校园文化,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智慧党校建设新思路。通过“智慧校园+”工程,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三化”转型,化单一培训为多样化培训,满足各类学员的学习需求,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出现“一刀切”、“大水漫灌”等现象,实现干部培训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推动了湛江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6月3日新校区建成启用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两百多期,培训两万多人次,受到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作者李连红系中共湛江市委党校(湛江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