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六一”促销 家长需擦亮眼睛

  国际商报记者 阎 密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儿童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消费问题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家长注意资金安全和玩具安全。

  中消协表示,不少教育培训机构选择在“六一”期间进行大幅度促销,对此家长需擦亮双眼,维护自身权益。家长应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询。对于非学科类培训,中消协特别提醒家长高度关注诸如儿童舞蹈“下腰”动作等可能导致的受伤甚至瘫痪风险,不可大意。

  中消协提醒家长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应当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功能、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在消费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非必要不告知手机号、家庭或单位地址、财产状况等敏感信息,不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防止电信诈骗。此外,在儿童玩电子游戏时,家长要注意账户资金变动,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中消协还提醒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要注意审查玩具质量,排除风险隐患。要关注玩具标志标签,优先选择国家强制性标准认证的产品,不购买没有厂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的“三无”产品。不要给三岁以下儿童购买颜色鲜艳、气味香甜的小型玩具,避免造成误食。不要购买边缘锐利、尖锐的玩具或家具,避免儿童磕伤、碰伤。家长还应注意玩具标识中的警示语,玩具标识中通常包含重要信息,家长在选购时应重点关注其中的警示语提示内容,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