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舆论场,去冬今春的超级流量明星,无疑就是ChatGPT。
ChatGPT这个聊天机器人谈不上完美,在训练不完全的领域还有“人工智障”之嫌,但作为首款“通用生产力工具”,它能吟诗作对、翻译、撰写程序甚至诊病开方,且结果经常令人信服。即使是业内很多专家,都经历了从不屑一顾、将信将疑、亲身测试直到惊叹不已的过程。
近期举办的各类学术论坛与产业峰会上,ChatGPT作为主角“火出了天际”,演讲者次第登台,各式相关“PPT”美轮美奂,似乎国内技术迎头赶上已经指日可待。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一大批相关课题正在申请经费,无论“本业”是否与此紧密关联;一大批相关产业项目正在筹划,无论是否具备科研的实力。一些参会者笑称,会议重点已不是ChatGPT,而是“ChatPPT”。
“ChatPPT”也让一群骗子发现了商机,很多打着ChatGPT概念的小程序、客户端粉墨登场,好奇者付费进去试用,才发现原来是个“李鬼”,和原版相去甚远。
“ChatPPT”还往股市里添了把火。虽然还没有任何成熟产品落地,但A股相关板块炒作迹象明显。不少公司经历了大涨大落,很多追风网民又被“套牢”“收割”。近日,沪深交易所对多家所谓“ChatGPT概念股”发出监管函,要求解释是否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是否存在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等。
这样炒热ChatGPT,从引起关注、促进行动的角度,自然是有益的。但是,对于“ChatPPT”的无脑追逐,或者表面热捧实际另有所图,“搂草打兔子”,能赚一把是一把,却属于揠苗助长,过犹不及。
从2016年3月“人工智能”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至今,我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无论是规模或技术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000家,部分已拥有自主研发的智能大模型,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能力,在专利数量、智能搜索、云计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内容创作等方面,处于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方阵。但是,我国在核心专利、基础理论、底层架构、算力支撑等方面与顶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ChatGPT的横空出世是件好事,正好让我们认识到了差距所在。
专业人士都知道,ChatGPT虽然实现门槛很高,但其应用的分项技术并无革命性的突破,而是科研人员利用已有的技术不断训练、反馈和改进而来,是各项技术创新“涌现”的结果,是步步为营、水到渠成、量变到质变的胜利。
从算力上来说,像GPT-3.5之类的大模型需要大量先进制程的GPU并行计算,而我国目前已经难以获得如此高性能的GPU;在算法上,GPT-2.0以上的先进演化模型并没有开源,因此“用PPT描绘研发蓝图,实际模仿、升级、包装”的道路已经难以走通,必须走出独立自主的路线;在开发人员上,OpenAI的科学家是国际公认的深度神经网络顶流团队,绝大多数科研机构都难望其项背。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说,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计算方法有进步。就如同大家都能做出发动机,但质量是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要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
ChatGPT是个高资本密集度、高技术壁垒的领先产品,难以用蜂拥而上的方式短期建功,需要的是科学工作者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久久为功,将更多的资源和灵活的机制用于支持关键领域、关键机构、关键人物的科技创造。笔者采访的众多专家认为,我们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核心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理论创新,大力扶持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探索“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以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系统性、创新性发展。
最不宜的,就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以“ChatPPT”的方式哗众取宠,既挥霍社会资源,也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更严重的是耽误了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发展。(黄晓勇)